宝石切割的历史 第三篇

宝石猎手大未 彩色宝石网联合创始人,首席宝石学家

2018-05-14

0
0
17473
0

上一篇文章提到的Sancy钻石的切割方式是现在钻石切割的基石,这一切割的创举在于增加了不同角度上更多的三角刻面,从这个切割起,钻石才算真正的闪耀起来了。而在此之前的切割,基本只是遵循了钻石原石最初的形状,简单的切割出一个层次的切面而已,钻石晶体的纯净度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但钻石的高色散和闪烁的特性并没有非常好的得到体现。

 



在Sancy钻石同时期的中世纪欧洲,更为流行的是玫瑰式切割,玫瑰式切割具有平坦的底部,隆起的上半部分由24个三角形刻面于顶端交汇,从侧面观察,上半部分只有两层,由于从正面观察时如同盛开的玫瑰花瓣的排列样式故而得名。

玫瑰式切割流行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这一切割可以最大程度的留存原石的重量,著名的光明之山(koh-i-nor)就是采用这一切割,玫瑰式的切割也既有可能是起源于光明之山的产地印度。下面两张图就是光明之山原来的玫瑰切割(左侧186克拉)和重切(右侧105.6克拉)后的对比。

 



在Sancy钻石以后,具有璀璨的光泽的钻石开始在欧洲流行起来,人们忽然发现原来通过不同的切割方式钻石竟然可以如此闪亮。时间又过去了几百年,到1914年时,波兰的工程师Marcel Tolkowsky发表了一片论文,阐释他对于钻石切割中理想角度和比例的观点,其中最重要的是他提出了钻石的亭部角度应该是41度而冠部角度应该是34度,有意思的是Marcel 本人虽然提出了这一理论,但真正将这个角度付诸实践验证的却是欧洲的钻石切割师们,他们很快发现这一角度非常适合钻石的八面体原石形状,不但使钻石的侧面看起来更为优雅符合审美而且也能尽量保留钻石的重量。而且很快,钻石切割师们又做出了进一步的改良,钻石的台面变得更大,腰刻面变得更长,腰棱也发展出带有刻面的切割方式。切割师们认识到,事实上不同形状的钻石切割其最佳的比例和角度是不同的,彩色宝石的切割和钻石更加的不同,不是仅仅为了展现璀璨的火彩,而同时也要展现迷人的色彩,所以针对每一种宝石的切割都有自己独特的比例、角度、刻面形状的组合等等。

 



至此,现代的钻石和宝石切割慢慢发展成熟,形成了根据不同切形和宝石种类特点各异的切割标准。

 




本文系【彩色宝石网】签约作者,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欢迎转发朋友圈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