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普福尔茨海姆珠宝博物馆在谷歌艺术文化平台上举办《珠宝首饰5000年》线上展,之前讲了第一部分从特洛伊到罗马帝国、第二部分“拜占庭时期至中世纪晚期”、第三部分“文艺复兴、巴洛克和洛可可”、第四部分“新古典主义”、第五部分“古典复兴”、第六部分“新艺术”时期的珠宝,我们继续按时间的顺序欣赏“装饰艺术”时期与“现代珠宝”——


与其他国家相比,不同艺术风格时期的德国珠宝都有着鲜明的“德国特色”。例如在二十世纪20-30年代,也就是Art Deco装饰艺术时期,德国珠宝艺术家在设计和材料的选择上使用鲜明色彩和强烈反差配色不多,大都倾向于朴素、优雅和精工。


图片

项链,Gustav Braendle,1929年烟晶,银镀金、珐琅


不仅只有独立珠宝工作室和个体金匠,一些较大的珠宝工厂也为1920-1930年间的装饰艺术风格珠宝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德国普福尔茨海姆的Theodor Fahrner公司。在公司的创始人,艺术家兼实业家Theodor Fahrner1919年去世之后,Gustav Braendle接手了公司,继续沿用“Theodor Fahrner”这个名字,开始邀请不同领域的设计师,为品牌设计首饰。到了1930年代,Theodor Fahrner已经成为欧洲Art Deco首饰领域里具有里程碑地位的代表性厂牌。


图片

海蓝宝吊坠,Theodor Wende,1936年


这是一件具有复杂三维结构的金工雕饰镶嵌海蓝宝石的项链吊坠,是Theodor Wende的代表作品。Theodor Wende是一位具有独创风格的独立金匠,任职于普福尔茨海姆艺术学院。无论是作为一名教师和一名自由职业艺术家都是非常成功的。他设计制作的珠宝在当时无法归类于某个特定的艺术风格,自成一派的Theodor Wende作品在圈内广受赞誉。




除了珠宝鉴赏家之外,几乎没有人注意到,在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珠宝的新时代来临了。接下来的第八部分“现代珠宝”,将是一种崭新大胆的珠宝创作时期,与之前任何一种程式化风格迥然不同。普福尔茨海姆博物馆收藏了来自全球各国优秀的当代设计珠宝首饰


图片

流苏金项链,平松康树(日本),1972年

平松康树,日本当代珠宝的先驱


这一时期的金匠们自我意识觉醒了,不再单纯地将自己视为手工艺的匠人,而是寻求在艺术领域的更高发展。这一发展仍在继续,每一位新一代珠宝设计师都在接受挑战,将艺术创作和功能可行性结合起来。

图片

黄金白金项链,Reinhold Reiling(德),1976-1977年

Reinhold Reiling是德国现代艺术珠宝的开拓者之一。作为工艺美术学院的教授,他影响了几代珠宝设计师。(工艺美术学院就是现在普福尔茨海姆的大学


珠宝制造商开始新的探索,关注佩戴者的独立个性,尝试使用包括塑料在内的新材质,并引入了新形式和新设计,以不同寻常的搭配组合创作新概念的珠宝。尽管许多现代珠宝最初不是为了展示而创作的,但当它们已经进入博物馆就成为了时代见证。
图片

胸针(钢、镍银、纸),Jens-Rüdiger Lorenzen(德),1988年

Jens-Rüdiger Lorenzen的珠宝非常抽象,像一枚小型的雕塑。通过三维立体的设计,提供了一个不断变化的珠宝视角,充满视觉张力。Lorenzen刻意避免使用传统材料,对他来说,珠宝的重要性在于其艺术内容,而非材料价值。


图片

动力学手镯(不锈钢、合成红宝石),Friedrich Becker(德), 1997年

Friedrich Becker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的作品在现代珠宝艺术领域独树一帜。他以灵感迸发的实用主义,在无尽的变化中寻求装饰与功能的完美融合。最初只是宝石与金属的创新组合,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动力学珠宝。


图片

随着佩戴者的动作,手镯开始灵活的转动


图片

胸针(红色绿柱石、金、橡胶、胶带),Iris Bodemer(德),1997年


热衷于实验的现代珠宝艺术家,他们会故意挑战人们普遍的价值观和传统工艺。对他们来说,更重要的是艺术理念及其在美学上的运用。


图片

手镯(亚克力),Peter Chang(英),1998年


图片

珍珠猪胸针,David Bielander(瑞士), 2003年


图片

胸针(银、茶晶),Georg Dobler(德),2008年


图片图片

“薇薇安”胸针,Bettina Speckner(德),2009年

锌、银、祖母绿、蓝宝石、珍珠母贝

Bettina Speckner创作的作品可以被视为将诗歌转化为珠宝。她通过将拍摄到的宁静的自然景观或不起眼的建筑细节蚀刻到锌板上或在搪瓷上烧制来创作风景图像。她收集、捕捉瞬间,就好像它们是沉默的目击者。这位珠宝艺术家擅长在平庸的日常生活中寻找神秘。


图片图片

“富有的猎物”银镀金戒指,Andreas Zidek,2009年


图片

“冰封”项链(银、小米珠、尼龙、钢丝),Sam Tho Duong(德),2009年


图片

“冰封”项链 局部


图片

“护身符”项链(铜,珐琅),Terajima Takayoshi(日),2018年

“Omamori”在日语中代表“护身符”,Takayoshi的这一系列的基本理念,是将珠宝作为一个容器,将佩戴者的愿望或秘密包裹在其中,折成一护身符。作品在收藏者的面前完成,一旦折好则不再被打开。


基于当代珠宝的特点,想要解释清各件珠宝的风格,实属难事。艺术家们的艺术实践与探索,一方面源于灵感的迸发,另一方面也是其个人对世界认知的困惑和反思。观者的解读也会因其社会背景不同、价值观的不同、感知力和接受程度的强弱而因人而异。另外,当代珠宝不刻意强调佩戴型,而是更多的从材料,结构,社会意义等方面进行创作。当代珠宝的材料比起传统珠宝材料要更加丰富多样,且具有创意,除了常规材料,一些创新材料也在推动珠宝首饰的设计和发展。


提示:图片及资料来源Pforzheim Jewellery Museum官网与Google arts and culture,文字整理翻译编写由意彩石光团队原创,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评论